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、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,如家禽家畜、水产、花木、瓜果蔬菜等,欢迎查阅!

白色金针菇栽培技术

时间 : 10-21 投稿人 : Eddie 点击 : 1669 次

金针菇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。肉质脆嫩,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,深受人们喜爱。白色金针菇尤以其鲜嫩柔软,色泽极佳而鲜销海外。随着其种植面积的扩大,了解其生长特点,掌握其栽培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,现将其简要介绍如下。

白色金针菇栽培技术 | 食用菌种植

一、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

白色金针菇大多数属低温型品种,菌丝生长适温18~20℃,菇菌形成适温10~13℃,子实体生长适温6~8℃。据此,白色金针菇一般适宜在10月份至翌年3月上旬栽培出菇。

二、培养料的配制

培养料以木屑和米糠为宜。木屑以细碎的柳、杉木屑最为合适,使用前,最好要经过1年以上的堆积处理。在堆积过程中要经常浇水,保持木屑潮湿,以除去木屑中对菌丝生长有害的物质。木屑的粗细比例要合理:一般直径2~3mm的占20%,1~2mm的占40%,1mm以下的占40%,粗木屑多,培养基易干,细木屑多,通透性差,影响菌丝生长速度。米糠中含白色金针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养分,但含淀粉多的米糠和脱脂米糠已经变质,尽可能不用。木屑与米糠的容积比为3∶1,每m3混合料加水350kg左右,培养料含水量63%。培养料要搅拌均匀,使之充分湿润。

三、装瓶灭菌

用800mL的塑料瓶装料,大约每瓶装料480g。培养料表面要压实,并保证每瓶装入的培养料相等,松紧一致,高低一致,这是将来发菌一致,出菇同时,菌柄长短一致的前提。

瓶盖封好后,要立即进行灭菌处理。放置时间过长(夏天2~3h)就会发酵,灭菌后的培养基变黑,这种培养料发菌慢,产量低,灭菌可采用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两种。常压灭菌,料内温度达98℃以上后维持4h;高压灭菌,料内温度达120℃70min,灭菌结束,瓶子趁热放在经消毒的冷却室中,冷却至25~20℃,及时接种。

四、接种

一般是在无菌室中进行,菌种与培养料之比为1∶50,菌种要求盖满培养料表面,这样能使菌丝生长均匀,并能有效防止杂菌污染。

五、菌丝体培养

将接好种的菌瓶及时转入培养室,应控制温度在18~20℃,空气湿度在60%~70%,每m2摆放390瓶,一般2天左右菌丝开始萌动。每天通风换气2次,每次30min,20~25天,金针菇菌丝即可长满菌瓶。

六、搔菌

所谓搔菌就是用搔菌机(或手工)去除老菌种块和菌皮,这是促使菌丝发生厚基的重要措施,通过搔菌可使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一齐发生。在一般情况下应先搔菌丝生长正常的瓶子,再搔菌丝生长较差的。若有明显污染以不搔为佳。搔菌方法有平搔、刮搔和气搔几种。平搔不伤及料面,只把老菌种扒掉,此法出菇早,朵数多,刮搔是把老菌种和5mm的表层料(适合锯末)一起成块状刮掉,因伤及菌丝,出菇晚,朵数减少,一般不用。气搔是利用高压气流把老菌种吹掉,此种方法最简便。

七、催蕾

搔菌后应及时进行催蕾处理,此阶段应控制温度12~13℃,给予足够低温刺激,促使原基形成。但在头3天内,还应保持90%~95%的空气相对湿度,以使菌丝恢复生长。此后由于呼吸转旺,二氧化碳含量升高,所以在菌丝恢复后应逐步加大通风,同时要防止料面干燥,用增湿器进行增湿。催蕾时每m2叠放240个瓶子。约7天左右,便可看到鱼籽般的菇蕾,12天左右便可看到子实体雏形,催蕾结束。

八、均育和抑制

均育是抑制处理的过渡阶段,室温应控制在8℃左右,空气湿度85%~90%,空气环境力求接近自然状态,以促使菇蕾在低温环境中分化分枝。当菇芽长至0.2~2cm时,转入抑制阶段,将温度调至4~6℃,空气湿度85%~90%,二氧化碳浓度0.1%以下,同时给予吹风和200Lux的光照(每天2~3h),促使金针菇菌柄长度整齐一致,组织紧密,颜色乳白。抑制主要是用慢风对准子实体吹拂。每m2放置150瓶。在低温和冷风吹拂下,虽然子实体生长缓慢,但很整齐、强壮、坚挺。待子实体长出瓶口3cm时,即可套上纸筒,转入生育室。

九、生育与采收加工

生育阶段的室温应控制在8~13℃,空气湿度75%,光线以黑暗为主,每m2放置200瓶,待子实体长至13~15cm高,菌盖直径0.5~1cm时即可采收。采收后将菌柄基部和培养基连接的部分、培养基、生长不良的菇剔除,按市场要求进行包装,一般用聚乙烯袋抽气密封小包装,每袋100g。

相关文章

  • 平菇黄斑病防治
    平菇黄斑病防治

    平菇黄斑病,又称细菌性斑点病、细菌性褐斑病等。其主要危害蘑菇、平菇。金针菇等。症状:病菌一般只侵染平菇子实体的表面组织,不深入菌肉。子实体被感染初期,菌盖表面会出现小的黄色或仓褐色变色区,以后出现暗褐色的凹陷病斑,病斑圆形、椭圆形或不规则形,颜色加深并毗连成不规则的大型斑块,致使浅色菇变为黄色,深色菇变为酱色。在潮湿条...

    170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
  • 平菇:熟料栽培质更优
    平菇:熟料栽培质更优

   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,向立体化发展,提高日光温室利用率,增加其效益;为了减少杂菌污染,提高产量和质量;为了适应周年生产平菇,多采用熟料栽培。按比例称取培养料,含水量控制在65%左右,搅拌均匀即可装袋。选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袋,规格20厘米×45厘米。装袋后立即上灶常压灭菌,100℃保持10~15小时,待料袋冷却25...

    34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
  • 污染料可再种平菇
    污染料可再种平菇

    在平菇栽培中,常因环境污染严重、菇房消毒不严、菌种老化等原因,造成接种后培养料受到杂菌污染,严重的全部报废。针对这种情况,为了不浪费培养料,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对其进行处理:一、巴氏灭菌法每100公斤污染料用石灰6~7公斤、25%的多菌灵400~500克,将污染料的含水量调为65%。拌匀后,尽可能地把污染料堆高,用茎粗4...

    235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
  • 平菇堆垛发菌技术要领
    平菇堆垛发菌技术要领

    菇棚消毒后,把接过种的料袋搬运至菇棚内,进行堆垛发菌。堆垛的层次,要因气温高低而定,夏秋气温高时,堆放2-4层,料袋堆成“#”字形,交叉排放,便于散热,并留出入行道;春冬气温低时,菌床应铺上一层稻草或麦秸,堆放10—12层,上面再覆盖塑料薄膜或草帘保温,以提高堆温,促进菌丝生长。发菌管理的要点是:一是保持温度,定期在料...

    198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
  • 冬种平菇做好这些管理
    冬种平菇做好这些管理

    光照条件光照既是冬季增温的重要方式,又是提高平菇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。光照时间应根据栽种室温度和天气情况来决定,如果栽种室保温性好,夜间温度在5℃以上时,就要尽可能地延长光照时间,棚室可早点揭开草苫透光,保证棚膜清晰度,适当晚盖遮盖物等;若栽种室温度低,保温性差,则应缩短白天的光照时间。若是晴天,栽种室温度在5℃以下,...

    117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
  • 平菇深加工三法
    平菇深加工三法

    一、平菇干的制法平菇含水分较多,所以关键要经过烘烤。入烤前,将鲜菇摊排于烘筛上,在太阳下面烘晒半天,同时将烘烤设备预热至40℃左右,以排出内部温度。入烤时,按菇体大小、厚薄不同分开排筛,菇柄朝下;菇体较大应切片。将大菇放在下层,小菇放在上层。控制初期温度在35℃左右,烘1-2小时后,调温度至45℃-50℃,5小时后再调...

    188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
  • 巧用菇脚出菇
    巧用菇脚出菇

    平菇采收后,菇脚都作垃圾处理,实在可惜。实践证明,菇脚为子实体的组成部分,可以重新萌发菌丝,开始新一潮菇的生长发育,形成正常的子实体。采菇时将菇脚收集起来,去掉腐烂的菇脚,留下健壮、无杂菌、无病虫的菇脚。将菇脚装入编织袋、木箱、纸箱等容器中;或者撕成蚕豆粒大小与部分发酵料混合,装入塑料袋中,稍加压紧,放在阴凉通风处培养...

    256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
  • 冬春宜栽杏鲍菇
    冬春宜栽杏鲍菇

    杏鲍菇冬春栽培,菌肉肥厚、细嫩、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,备受消费者欢迎。栽培时间:从播种到出菇约需50—60天,一般可安排10月至次年2月,制栽袋,11月至次年3月均可出菇,可在室内或室外大棚育菇。培养料配方:配方一:棉籽壳60%—70%,麸皮15%—20%,棉籽粉10%—15%,糖1%,碳酸钙1%。配方二:杂木屑68%—...

    81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
  • 平菇幼菇死亡如何防治
    平菇幼菇死亡如何防治

    1、生产上要避免使用菌龄过大的菌种,当培养基上方出现珊瑚状子实体或从瓶盖缝隙中长出子实体,说明菌种的菌龄较大,应限制使用。当瓶底积少量黄水时就无使用价值。菌种的最佳用量为栽培料的4%~12%,生料栽培时多,熟料栽培时少,切忌盲目增大用种量。2、当料面出现幼菇过多过密时,可以人为地去除一部分幼菇,以减少营养消耗。也可用畜...

    179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
  • 香菇的采收及加工
    香菇的采收及加工

    香菇的科学采收方法(1)采收时间。采菇最好在晴天进行,因为晴天采的菇水分少,颜色好;雨天采的菇水分大,难以干燥,且烘烤颜色容易变黑,加工质量难以保证。室内用袋料栽培的,采摘前菌块上最好不要直接喷水。(2)采收方法。冬季气温低,香菇生长缓慢,采下的菇肉肥厚、香气浓。春、秋季节在较高气温下长的菇,个大、肉薄、菇柄长。香菇采...

    35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
  • 双孢菇死菇的原因
    双孢菇死菇的原因

    1、持续高温。双孢菇在秋菇生产过程中,温度由高到低,适合子实体的生长发育。但由于气候有时反常,尤其是春菇生长期间,气温突然升高,菇棚连续几天温度达到21~25℃,致使菇床水分蒸发和菇体新陈代谢加快,水分和营养供应不上。幼小菇蕾形成不久,如果温度过高,不利于子实体的发育而有利于菌丝体继续生长,已形成的小菇蕾营养倒流回菌丝...

    263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
  • 白灵菇出菇迟、不出菇原因何在?
    白灵菇出菇迟、不出菇原因何在?

    记者从寿光市食用菌研究所了解到,近段时间白灵菇出菇迟、不出菇的问题较突出。对此,孙庆温老师分析认为,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。一是错过最佳接种期。其原因与菇农备料跟不上,或灭菌锅炉未及时建好而耽误最佳接种时间有关。由于接种时间的延误,气温逐渐下降,菌丝发育缓慢,生理不能成熟,无法转入生殖生长。到了菌袋生理成熟时,气温升高...

    172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
  • 平菇采收后谨防细菌病
    平菇采收后谨防细菌病

    平菇出菇阶段易被有害细菌侵染,发生软腐病、斑点病等细菌性病害,表现为菌袋表面色泽发暗、变软,伴有臭味,两头出现暗褐色水烂,常导致二茬菇出菇困难。发病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:1.平菇采收后,在料袋表面形成伤口较多,为有害细菌侵染料袋创造了“通道”,加之部分菇农为了促进下茬菇来潮,而加大喷水,造成料袋两头湿度过大,或有水滴,也...

    111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
  • 香菇菌丝“不吃料”该咋办
    香菇菌丝“不吃料”该咋办

    香菇市场需求大,种植前景广泛,而且香菇种植行业周期短、见效快。但不少菇农在种植香菇的过程中,经常会遇到菌丝“不吃料”的现象。那么具体是怎么一回事?如何防治?主要原因培养料的配方不合理,配制不科学,如碳氮比不合理,含水量过高,pH值不适当,料内含有松木、杉木等木屑,都能使菌种块不萌发导致“不吃料”。在一级菌种和二级菌种的...

    292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
  • 金针菇干制储藏法
    金针菇干制储藏法

    利用太阳光作为热源进行干燥,将金针菇平铺在向南倾斜的竹制晒帘上,相互不重叠,冬季需加大晒帘倾斜角度以增加阳光的照射。鲜菇摊晒时应轻翻轻动,以防破损,一般需2~3天才能晒干。晒干后装入塑料袋中,迅速密封后即可储藏。最好是晒至半干再进行人工烘烤,具体情况应根据天气状况、光照强度、菇体水分含量等恰当掌握,否则,菇体会扭曲、变...

    240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