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正值玉米、棉花、瓜菜、牧草等作物种子购销旺季,选好良种是农民朋友期盼丰收的基础。然而一些不法商贩为谋取高额利润,将一些纯度差、发芽率低的不合格种子甚至是假冒种子推向市场,使之真假难辨、良莠不齐,购种时一定要细辨真伪防假冒。
1、色形鉴别。选购种子必须新鲜、饱满、种粒大小一致,干种子重量较大,色泽鲜艳有光泽,无霉变、虫蛀和病害感染,包衣的种子应饱满均匀颜色清晰。
2、催芽鉴别。选一定数量的种子,充分吸水后置于器皿内盖上湿沙布或草纸,在25℃左右的条件下进行催芽,测定其发芽率,如果发芽率低于国际标准(玉米杂交种为85%,棉花毛种为70%,光种为80%)则为不合格种子,应及时到购种单位调换或退货,必要时可通过当地种子部门处理。
3、染色鉴别。先将被鉴定的种子放入水中浸泡10-24小时,使种子吸水变软,将种皮剥去,放入蓝(红)墨水中染色3小时取出种子,用清水冲洗,凡是胚和子叶完全着色的为完全失去发芽力的种子,胚和子叶部分着色的为部分失去发芽力的种子,胚和子叶不染色的为正常种子。
4、包装鉴别。为吸引顾客,种子包装花样百出、千差万别,选购种子万万不可被漂亮的外装所迷惑,无论什么样的包装都必须有《种子法》规定的种子标签,其上注明:国家或国际规定的质量标准,生产日期、产地、特征特性、技术说明、包装单位名称、地址、包装规格,《种子经营许可证》编号,《种子生产许可证》编号等,否则为假冒或不合格种子。
5、营销鉴别。选购种子时必须认清经营单位是否持有种子管理部门核发的《种子经营许可证》和工商管理部门核发的《营业执照》,只有持有该两证的经营单位才是合法的,才会承担法律责任,另外,在购种时还应注意《种子经营许可证》上注明的该单位的经营范围,超范围经营所签订的合同无效。
6、保存票据。票据是购买货物的证据,有时能起到合同的作用,购种时必须索要加盖该经营单位公章的有效票据并妥善保存,购种数量较大时除索要票据外,还应签订购销合同,并封存种子样品各保管一份,以备交有关部门进行种子质量鉴定或仲裁。
另外,优良品种种类繁多,特性各异,在选种时必须根据当地的土壤质地、地力水平、灌溉条件、气候、茬口等自然因素选准栽培特点及生育期相适应的品种品牌,新品种不经区试不可大面积盲目推广,只有这样,农民朋友才能选购到满意的良种。
(来源:《农村科技开发》2002.7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