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药剂浸种法。番茄种子表面可以携带病毒,为预防病毒病需用药剂进行种子浸种消毒。具体做法是:先用温水浸种6小时,再用200倍高锰酸钾浸种1小时,或用200倍福尔马林浸种1小时,也可用10%磷酸三钠液浸种20分钟。浸后用清水冲洗种子,可杀死种子表面病毒。
2、种子处理法。把泡胀后将要发芽的种子放在0℃左右的温度下处理1天-2天,然后播种,可促进发芽,增强秧苗的抗寒性。也可把将要发芽的种子,每天在1℃-4℃下放置12小时-18小时,接着转移到18℃-22℃下放置6小时-12小时,如此反复处理7天-10天,能提高秧苗抗寒力,并能加快其生长发育速度。
3、刺激法。此法能防止秧苗劣化和徒长。其做法是:在幼苗长出1片真叶后,每天上、下午定时用布轻拂幼苗4次-5次,持续处理2周,其他管理与常规相同。据试验,每株果实数可增加6.4%,果重增加6.7%。此法对温室育苗、高温期育苗,效果更为显著。
4、喷洒激素法。秧苗长到4片-5片真叶时,为调节营养生长与花芽分化的关系,协调秧苗高度与粗度,可喷洒5000倍-10000倍的缩节胺或1000倍的矮壮素,第2次喷洒距上一次10天-15天,共喷2次即可。此法能有效抑制徒长,形成壮苗。
5、根外追肥法。秧苗期喷2次-3次600倍的丰产素或9000倍的叶面宝,可促进壮秧,增强抗病性;连阴天后的晴天早上喷0.3%的糖液或尿素液有防萎蔫,壮秧、抗病等作用。
6、喷施稀土法。在秧苗期和始花期喷施300ppm-500ppm稀土溶液,可使叶片增大,叶色变深,植株生长健壮,增产10%-15%。
7、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法。棚室番茄因棚内湿度大,不同部位温度、光照等差异大,易引起授粉或发育不良而落花落果。为防止落花落果,提高坐果率,可用2,4-D10ppm-20ppm蘸花或用番茄灵30ppm-40ppm喷花。但用2,4-D蘸花费工,且易出现疤顶果,故多用番茄灵喷花。为防止重喷漏喷,可在药液中加入"食品红"色素用作识别。喷药应在上午10点前进行,以花瓣外露刚刚翻转为最佳时期。为减轻工作量,每个花序可只喷第2朵-6朵花。
8、早熟高产整枝法。主枝留4穗果进行摘心封顶,在第一花序下方2个侧枝长到6厘米左右时各留1叶摘心。还可在主枝留2穗果进行摘心封顶,在主枝第一花序下方留2个-3个侧枝,第一侧枝再结1穗-2穗果摘心封顶,每株番茄结4穗-6穗果。上述两种方法均可降低植株高度,增强棚室内通风透光,促进番茄早熟高产。
9、压枝法。在番茄封顶结果盛期过后,留下主茎底部滋生出来的一两个侧枝,侧枝长到23厘米-30厘米时,摘掉侧枝2/3高度的叶片,使其弯向地面,用土压住,顶端露出2片-3片叶,然后浇水。压土部位很快能长出大量的根。番茄果衰后,立即将侧枝上部的主茎剪掉,并加强管理,侧枝很快就能开花结果,并能获得高产。
(来源:《安徽农业》2003.11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