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得了口蹄疫有哪些症状?
XX同志:
您好!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:
羊感染口蹄疫病毒后一般经过1天~7天的潜伏期出现症状。病羊体温升高,初期体温可达40℃~41℃,精神沉郁,食欲减退或拒食,脉搏和呼吸加快。口腔、蹄、乳房等部位出现水疱、溃疡和糜烂。严重病例可在咽喉、气管、前胃等黏膜上发生圆形烂斑和溃疡,上盖黑棕色痂块。绵羊蹄部症状明显,口黏膜变化较轻。山羊症状多见于口腔,呈弥漫性口黏膜炎,水疱见于硬腭和舌面,蹄部病变较轻。病羊水疱破溃后,体温即明显下降,症状逐渐好转。
本病发病急、传播快、危害大,必须严格搞好综合防治措施。
要严格畜产品的进出口,加强检疫,不从疫区引进偶蹄动物及产品;按照国家规定实施强制免疫,特别是种羊场、规模饲养场(户)必须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实施免疫。
种羊场、规模羊场免疫程序:①种公羊、后备母羊:每年接种疫苗2次,每间隔6个月免疫1次,每次肌注单价苗1.5毫升;②生产母羊:在产后1个月或配种前,约每年的3月、8月各免疫1次,每次肌注1.5毫升。
农村散养羊免疫程序:①成年羊:每年免疫2次,每间隔6个月免疫1次,每次肌注1.5毫升;②幼羊:出生后4个月~5个月免疫1次,肌注1毫升,隔6个月再免疫1次,肌注1.5毫升。
一旦发生疫情,要遵照“早、快、严、小”的原则,严格执行封锁、隔离、消毒、紧急预防接种、检疫等综合扑灭措施。“早”即早发现、早扑灭,防止疫情的扩散与蔓延;“快”即快诊断、快通报、快隔离、快封锁;“严”即严要求、严对待、严处置,疫区的所有病羊和同群羊都要全部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;“小”即适当划小疫区,便于做到严格封锁,在小范围内消灭口蹄疫,降低损失。疫区内最后1头病羊扑杀后,要经一个潜伏期的观察,再未发现新病羊时,经彻底消毒,报有关单位批准后,才能解除封锁。
以上内容,仅供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