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孢菇的种植技术和销路?
XX同志:
您好!
您所咨询的问题,现答复如下:
双孢菇具有品质优良,口感好,投资少,效益高的特点,有广阔的市场前景,每667m2经济效益达1.2万元,其栽培技术:
一、准备培养料及配方,以栽培100m2计算,需备优质干麦秸1500kg,干牛马粪600kg,磷肥50kg,尿素15kg,石膏粉25kg,碳酸钙12.5kg。
二、培养料的堆制与翻堆
(一)堆制培养料的全过程需要25天左右,建堆时间在播种前期5天进行。
(二)堆制与翻堆。培养成料堆制选在地平、不存水、无污染、有水源的地方;建堆前2-3天,将麦秸浸水后捞出,逐层均匀撒入1.5石灰粉,再将麦秸堆成长方形大堆,逐层踏实,同时将马粪土预湿;建堆时先在堆料场上铺一层湿好的麦秸,厚薄15-20cm,然后再在麦秸上撒一层粪,共计10-12层,从第二层开始适量加水,分四次进行翻堆,第一次在建堆后的第七天进行,以后每次间隔5-6天,每次翻堆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。
三、播种
(一)播种时间:外界温度在25℃左右,料温在28℃以下适合播种。
(二)播种量:每m2接种500g/瓶。
四、播种后覆土前的管理
(一)播种后,相对湿度保持在80%左右,如料温超过28℃,棚内温度超过30℃,适当通风降温。
(二)播种后4-10天内,要及时微量通风,如湿度在70%左右,属于偏低,可用纸盖在料面上,再用1%的石灰水喷在纸上,至纸湿而不积水为止。
(三)播种10日后及时把纸拿掉,15-20天后菌丝基本长满料层时即可覆土。
五、覆土及覆土后的管理
(一)覆土:按100m2计算需2.5m3土,在土中拌入50kg磷肥,1-2石灰粉,用水渗透,抓起成团,撒下散开为宜,把土均匀地铺在料面上,厚度在2-2.5cm为宜。
(二)覆土后的管理
1、水分:覆土层的含水量一般在20%最佳,在菇蕾长成米粒大时,喷一次出落水。
2、湿度:覆土后要求空间湿度在80-90%之间。
3、温度:菌丝体生长适温13-18℃,实体生长适温13-18℃。
4、适时采收:采收直径2-4cm。
双孢菇病虫害综合防治:
1杂菌、病、虫害及其防治
1.1杂菌及其防治方法
1.1.1鬼伞
俗称野蘑菇,形态特征:菌盖初呈弹头形或卵形,玉白、灰白或黄白,表面大多有鳞片,柄细长,中空。老熟菌盖展开,菌褶逐渐由白变黑,最后与菌盖自溶成墨汁状。
防治方法:堆制好培养料,提高堆温,降低氨气含量,防止培养料过生、过湿,以便抑制鬼伞的发生和生长。菇床上产生鬼伞后,应及时摘除;若鬼伞大发生,可用2%~5%的甲醛溶液进行防治。
1.1.2白色石膏霉
又名臭霉菌,形态特征:初为双斑块状浓密的菌丝,逐渐变成深*面粉状,有一种刺鼻的臭味。
防治方法:增加过磷酸钙的用量,降低培养料的pH值:局部发生后,喷洒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。
1.1.3污胶鼓菌
又名胶陀螺、猛嘴蘑、粪碗,形态特征:菌体群生或丛生,柄短,陀螺伸展后呈浅杯状,直径1~4.5厘米,高1~2.5厘米,外部黑褐色,有成簇的绒毛,干时多皱,有毒。
防治方法:养菌联合公司适当通风,降低湿度;及时去除污胶鼓菌菌体,深埋;局部发生时用2%~5%的甲醛溶液喷洒防治。
1.2虫害及其防治方法
1.2.1跳虫
幼虫白色成虫灰蓝色,体积小,柔软无翅,体长很少超5毫米。主要咬食子实体,一般从伤口或菌褶部分侵入。
防治方法:床面出菇前发现此虫时,可喷洒40%敌百虫乳油250倍液或70%的氧化乐果乳油500倍液,也可用80%的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加少量蜜糖诱杀;床面出菇后,可喷洒1.1%的复方苦参植物素500倍液防治,也可用80%的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加少量蜜糖诱杀。
1.2.2菇蝇
成虫体长6~9毫米,暗灰色。幼虫体长8~12毫米,白色,头部尖,尾部钝。蛹长椭圆形,长6~8毫米,呈红褐色至暗褐色。
防治方法:菇房安装纱窗,防止菇蝇进入;菇房发现有成虫时,可用白酒0.5份、水2份、红糖3份、醋3.5份,加入少量敌百虫或敌敌畏,置于盆内,进行诱杀。
1.2.3菇蚊
一般成虫体长4.5~6.0毫米,幼虫体长10~13毫米,体长筒形。成虫有趋光性,飞翔能力强。
防治方法:出菇前发现菇蚊,用敌敌畏熏蒸;出菇后,将蓖麻叶捣烂,挤出汁,以10份水∶1份汁的比例混合,煮沸冷却,喷洒于菇房中和料面上。
1.3病害及其防治方法
1.3.1褐斑病
又叫干泡病,轮枝霉病等。蘑菇从感病到出现褐色病斑,约需2周的时间。开始先在菇盖上产生许多不规则的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,以后斑点逐渐扩大,并产生凹陷,凹陷部分呈现灰色。
防治方法:喷洒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。
1.3.2软腐病
子实体受到感染后,逐渐变为褐色,直至腐烂。
防治方法:减少床面喷水,加强通风,降低空气湿度,往患病部位撒石灰粉;喷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。
2综合防治
2.1培养料的调配及消毒
2.1.1pH值培养料进棚前pH值应调到7.5~8,如超过8.2,则易造成白色石膏霉的发生。pH值过高,用过磷酸钙水调;如过低,则用石灰水调。
2.1.2消毒培养料在进棚的前一天要在料堆的表面喷80%的敌敌畏乳油200倍液或40%的氧化乐果乳油400倍液,而后密封24小时以杀灭螨类及其他害虫。
2.2菇房的消毒
2.2.1空房的消毒每立方米用硫磺15克、甲醛2毫升、80%敌敌畏乳油5毫升,混合在锯末中,分装在纸袋里,置于菇房内四角与中央,密闭门窗,然后点燃、闷熏24小时。或每100平方米床面用2千克甲醛、1千克敌敌畏熏蒸24小时,再开窗换气。如果是重茬菇房,收完菇后要及时将能拆除的床面全部拆除,移至室外进行彻底清洗、暴晒;如不能拆掉的,要揭开塑料薄膜暴晒数日,对墙壁用10%~20%的石灰水喷洒粉刷。使用前封好菇房,再按上述方法熏蒸消毒。
2.2.2实房的消毒每100平方米的床面用1千克甲醛加热熏蒸,密闭24小时,而后打开通风口通风。
2.3覆土pH值的调节和消毒
2.3.1消毒用5%的甲醛溶液将土粒均匀喷湿,略晾一晾,再用80%的敌敌畏乳油500倍液喷湿,然后用薄膜密封24小时。
2.3.2pH值的调节用石灰来调节土粒的pH值,适宜的pH值约为7.5~8。
2.4通风口的防护各通风口均用纱布罩好,以防各种害虫飞入。
更多问题建议您直接与肥西县珍稀食用菌协会会长丁伦保联系,电话:0551-3830013。
以上内容,仅供参考。